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古关塞,在今陕西潼关东北39里,为洛阳长安间咽喉地。诗中桃林,即古桃林塞,在今河南灵宝西至潼关一带。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哥舒翰以20万众守潼关,而因杨国忠促战,被迫出击,败于桃林,潼关失守。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九节度使60万众溃于邺城,朝廷虑洛阳失守,叛军西进长安,故在潼关加修防御工事。诗为杜甫由洛阳返华州任所时,途经潼关所写。旨在告诫守关将士,接受哥舒翰失败教训,免蹈覆辙。此诗重在叙事,以问答推动情节发展,前4句,写初至潼关所见,由士卒筑城写到城关坚固。中间12句,通过问答写出潼关守备之严,地势之险。后4句,望守关者以桃林之败为戒,慎重对敌。全诗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结尾4句为画龙点睛之笔。诗中所叙之事,与“三吏”“三别”中其它五篇略有不同。五篇皆言抽丁应征,唯此写潼关守备工事,“独为正告之语”(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胡来但自守”,“慎勿学哥舒”之语,忧虑至深,有言外之意。据史书记载,时郭子仪退保东都,宦官鱼朝恩恶子仪,“短之于上,……上召子仪还京师”(《资治通鉴》卷二二一)。此事与前杨国忠潜害哥舒翰事相似。诗陈既往以戒将来,可谓有的放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