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诗歌声律之术语。指南朝梁沈约提出之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作诗弊病。八病之具体所指,后人有不同解释。据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上下两句首起之字同声;上尾指上下两句尾字同声;蜂腰指五言诗第二与第五两字同声,如此似两头粗而中间细之蜂腰;鹤膝指五言诗第五字(首句末)与第十五字(三句末)同声,似两头细而中间粗之鹤膝(近人多从宋蔡宽夫说,谓五字中首尾皆浊音而中置一清音者[仄仄平仄仄]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置一浊音[平平仄平平]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一联十字之内,前九字中有与韵脚同韵者;小韵指除韵之外,一联中其他九字有相互同韵者;旁纽又名大纽,指五言一句中用同声纽之字;正纽又名小纽,指五言一句中犯有四声相纽之病。八病说旨在探讨语音之声韵变化,然因讲求太过,转成束缚,连提出者沈约本人亦不能全部遵守。故自唐以来之历代诗人大都采取择善而从之态度,不尽用其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