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为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之诗体。初见于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而集中保存在我国最早之诗歌总集《诗经》中。西汉民谣多为五言,文士作四言诗则较多,其中以韦孟《讽谏诗》最为著称。然因文繁意少,变化不多,故东汉以后,乃为五言诗迅速代替。虽曹操、曹植、嵇康以及陶渊明等不断创作,且曹操《步出夏门行》、《短歌行》、陶渊明《幽愤诗》等诗作均有成就,而终究不能挽其颓势。所谓“数极而迁,虽才士弗能以为美”(章太炎《国故论衡》)。唐代间有作四言诗者,以韩愈《元和圣德诗》与柳宗元《平淮夷雅》等为最有名。此后虽有诗人试作,而再无佳作出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