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变格。指不依常格时出拗调之一类律诗,起于唐人之创造。“唐人拗体律诗有二种,其一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其一单句拗第几字,则偶句亦拗第几字,抑扬抗坠,读之如一片宫商”(清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三)。前者由杜甫开创,且最擅长。如《题省中院壁》诗,八句皆拗,一句拗三、四字者屡见,句尾不避三平,显得硬峭劲挺。影响及于宋江西诗派,以至成为宋诗之一大特色。后者由晚唐许浑开创,每首诗往往只拗一联,同在第三、四两句,上下句第五字平仄互换,在拗体中最有规律可循。如其《登故洛阳城》诗,颔联“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第五字“市”、“宫”平仄互换。许浑晚居润州丁卯桥别墅,故此体又称丁卯句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