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长律,为律诗之一种。指每首超过四韵8句之长篇律诗,因其在体式上是按八行体律诗之粘对规则一联一联排比而成,故名。排律每首至少10句,多至200句以上,句数一般为偶数。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均必须对仗。亦分五言排律与七言排律,前者简称五排,出现较早,南北朝时已可见到,如南朝宋谢灵运之《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北朝北周庾信之《奉和山池》;后者简称七排,“创自老杜”(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前者较后者为通行。中唐以后,科举考试中试帖诗即用此体,且限定为12句。排律往往于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