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太原市西南50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前,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初封唐,其子燮因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因以名祠。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之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有周柏、隋槐、圣母殿、献殿、莲花台、鱼沼飞梁诸景。周柏在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与晋水源流主泉难老泉同为“晋祠三绝”。晋水主要源头发脉于此,常年不息,其水清澈晶莹,且四季恒温,颇为奇特,故历代诗人多吟诗美之。李白《咏晋祠》诗云:“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即其一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