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妃画真


李隆基

忆昔娇妃在紫宸(1),铅华不御得天真(2)。

霜绡虽似当时态(3),争奈娇波不顾人(4)。

本诗选自曹邺《梅妃传》、《全唐诗》卷三。

李隆基(685—761),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以张九龄、姚崇、宋璟为相,形成“开元之治”。后期沉湎酒色,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又内宠杨贵妃,外宠边将安禄山,引发了“安史之乱”。上元二年卒。玄宗多才艺,工诗能文,擅书通音律。

梅妃,姓江名采蘋,其事出自旧题曹邺撰《梅妃传》。传云:梅妃原莆田(今属福建)人,开元中进宫,大见宠幸。明皇因她性喜梅花,名之曰梅妃。后因杨贵妃擅宠,受嫉,迁居上阳东宫。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乱兵所杀,明皇再回长安时看到梅妃画像,非常伤心,于是题了这首七绝小诗。此诗前二句回忆梅妃生前形象,当初梅妃入宫,侍宴承欢,赋诗和词,极尽欢娱,梅妃虽然铅华不施却依然亮丽多姿,她的美如同梅花一样淡雅高洁、天然无雕饰。诗的后两句点明了此诗为题画诗,并描绘了画中梅妃形象:画中的梅妃虽然酷似真人,怎奈她那娇媚的双眼再也不会向自己送来脉脉温情了。全诗写得精练而意味悠远,前两句衬托后两句,生前的梅妃越是美丽温柔,“娇波不顾人”的画像越能引起明皇的痛苦思念以及无尽的感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