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1),罗浮直与南溟连(2)。
名工绎思挥彩笔(3),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4),赤城霞气苍梧烟(5)。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6)。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颠(7)?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8),深林杂树空芊绵(9)。
此中冥昧失昼夜(10),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11),对座不语南昌仙(12)。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13)。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山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14)!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全唐诗》卷一六七。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城(今托克马克城)。天宝元年(742),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三载(744),被谗离京,漫游各地。安史乱时,隐于庐山,后受永王李璘聘,参佐幕府。璘兵败,坐罪流夜郎。遇赦后依当涂族叔李阳冰,不久,病逝于当涂。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情感炽热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李白善书法,字画飘逸,类其诗风。有《李太白全集》。
本诗前六句赞咏画上高峻的山势和空翠的山色,扣合题上“山水图”的“山”字。次六句形容浩瀚无际、渺茫绵远的水势,扣合题上“山水图”的“水”字。“心摇目断”以下十句,由画境联想到仙境,又由仙境回到画境,归回到画家赵炎身上。最后八句,分两个层次写,前四句一层,赞扬赵炎胸怀坦荡,举止高雅,为政清明。后四句一层,说出自己读画的观感,希望及早退隐入真山。李白交替运用“以画作真”、“以真作画”的表现手法,《唐宋诗醇》评此诗:“写画似真,亦遂驱山走海,奔辏腕下。‘杳然如在丹青里’,又以真作画,各有奇趣。”全诗落笔纵横,挥洒自如,诗思条贯,脉络明晰,洋洋二百余言,将自然山水美与绘画艺术美相结合,将绘画美与诗艺美相绾通,将画境与仙境相浑融,将描绘画面景物和摅写观图感受相交糅,摄人心魄,产生惊人的艺术魅力,诚为李白题画诗中艺术造诣较高的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