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1),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2),赤岸水与银河通(3),

中有云气随飞龙(4)。

舟人渔子入浦溆(5),山木尽亚洪涛风(6)。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7)。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8)。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一一、《全唐诗)卷二一九。

王宰(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家于西蜀,善画山水、松石,多画蜀中山水,称名于时。朱景玄《唐代名画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都论及他的画。杜甫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卜居成都草堂之后,始与蜀地画家王宰、韦偃等人交游。这首题画诗大约作于这一年之后。

本诗开端奇崛,先不论画,却说画家要从容不迫地进行艺术构思,不受催促,方肯下笔,迳直评论王宰构思刻苦、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以及重视意象经营的审美观念。清代画论家方薰曾对此作出过阐述:“十日一石,五日一水者,非用笔十日五日而成一石一水也。在画时意象经营,先具胸中邱壑,落笔自然神速。”(《山静居论画》)他从绘画理论的角度,充分肯定王宰的构思特点,称赞他的画品,很有见地。

“壮哉昆仑方壶图”以下七句,紧承“留真迹”的诗意,转到画面描写上来。“壮哉”二字,是这一层诗意的眼字,贯通全段诗句,极意称赞王宰这幅山水图壮伟灵动的气韵。昆仑山,在极西处,方壶山,在极东处,洞庭湖,在中国腹地,日本海远在东方,本不能出现在同一画幅中,这里的高山、湖海,均非实指,借以形容王宰山水图中起伏的山势,汹涌的水波,弥漫的云雾,辽阔的空间,给人以壮美的审美感受。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称王宰“画山水树石,出于象外。”王宰作画不受时空间的限制,纵笔挥洒,随意驱遣物象于笔端,追求“象外”的艺术意境。杜甫真能体识王宰的“画心”,“此诗通篇设想”(王嗣奭《杜臆》评本诗语),自由驰骋艺术想象,不拘限于真实的山水景物,才能写出这首落想奇特、诗思诡谲的佳篇来。

末段四句,诗人以鉴识画艺、发表观画感慨收结。老杜非常欣赏王宰画工于远势,能在咫尺画幅中表现万里江山的气势,表达了他十分喜爱王宰画的心情,准备用并州生产的锋利剪刀,把画面上的一半吴淞江水剪下来,带回家永久收藏。四句中巧用两典,随手拈来,用其事而隐其语,如若己出,不露痕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