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杜甫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1)。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2),遗迹涪江边(3)。

画藏青莲界(4),书入金榜悬(5)。

仰看垂露姿(6),不崩亦不骞(7)。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又挥西方变(8),发地扶屋椽。

惨淡壁飞动,到今色未填(9)。

此行迭壮观,郭薛俱才贤(10)。

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二二〇。

薛稷(649—713),唐代书画家,字嗣通,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举进士,长寿三年(694),制科及等。历仕通泉县尉、祠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立,拜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官至太子少保,封晋国公。开元元年(713),坐窦怀贞事赐死。薛稷工书法,从褚遂良学书,世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初唐四家”。稷亦擅画,工花鸟、人物、杂画,画鹤尤著名。李白有“稷之画赞”(已佚,见《宣和画谱》),杜甫有“稷之鹤诗”,可见薛稷名重于当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杜甫至梓州往依章彝,游通泉县,有机会欣赏薛稷的书画真迹,因写下本诗。

诗的前四句就题写,环绕诗题,从诗作引到书画,说明薛稷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兼擅诗歌、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次四句,总写游通泉县观看薛稷书画壁的情况,收藏薛稷书画真迹的寺院在涪江边,故云:“遗迹涪江边。”第三层四句诗,紧承“书入金榜悬”句,描写杜甫看到薛稷书法艺术的真迹,完好无损,苍劲有力,笔势有如蛟龙盘拿之状。第四层四句诗,遥接“画藏青莲界”句,表现薛稷的绘画真迹,生动描绘薛稷所画佛象的恢宏气势、奕奕神采和鲜明色彩。最后四句,诗人发表感慨,面对薛稷、郭元振的遗风逸韵,他赞叹曰:“薛郭俱才贤。”诗本意写薛稷,却带出有才能的郭元振,是“从题外推开作结”的写法,结尾处诗人说出不知百年以后,又有谁来这里观赏、凭吊薛稷书画呢?流露出“语含自负意”(仇兆鏊《杜诗详注》评语)的意思。

这首诗的艺术结构很有特色,全诗二十句,四句为一层,分成五层诗意,先总写,交代画家薛稷多才艺以及他的真迹存留的地点,再分咏其书法和绘画,最后总收,首尾完整,层次井然,全诗富有情韵,既具形象性,又有逻辑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