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相公三湘图


郎士元

昔别醉衡霍(1),迩来忆南州。

今朝平津邸(2),兼得潇湘游(3)。

稍辨郢门树(4),依然芳杜洲(5)。

微明三巴峡(6),咫尺万里流。

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

涔阳指天末(7),北渚空悠悠(8)。

枕上见渔父,坐中常狎鸥(9)。

谁言魏阙下(10),自有东山幽(11)。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二四八。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代宗宝应元年(762)九月授渭南尉,历右拾遗、员外郎,出为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擅长五律,工于发端,风格闲雅,时人以为近于谢灵运。

刘相公,指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代宗广德元年(763)拜相,大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等,掌财赋20余年。德宗建中元年(780)贬忠州刺史,七月赐死。

郎士元是中唐时期较为出色的一位诗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列其诗为下卷之首。这首《题刘相公三湘图》被收入高棅的《唐诗品汇》,乔亿《大历诗略》赞其“古韵铿然,五言佳境”。

诗的前四句首先点明《三湘图》主旨,即此图含有“潇湘游”之意。接下写图中所绘景物。诗人把山水草木、飞鸟远帆、渔父沙鸥等巧妙组合在一起,时远时近,变化多端,宛如《三湘图》再现。其中用“稍辨”、“微明”来表示远景,用词精微巧妙。“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两句写近景。“不知倦”表示画面“飞鸟”永远保持着振翅飞翔之势;“生暮愁”表示“远帆”无处停泊、一直行走之状。两句从侧面称赞画家画艺高超,描物状态栩栩如生,同时这两句以静写动,想象丰富,写画而不着痕迹,颇见诗人功力。高仲武称其“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并非虚言。“枕上见渔父,坐中常狎鸥”两句写画上渔父、鸥鸟之景,极尽卧游之兴,写足“潇湘游”之意。诗的最后两句“谁言魏阙下,自有东山幽”,则以东晋时著名宰相谢安喻刘晏,言刘晏虽在朝廷之上,身居宰相之位,却有如谢安归隐东山之雅兴,再次点明了《三湘图》所体现的卧游归隐之意。而以谢安来比刘晏,可谓颂扬得体,显示了大历诗人的才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