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
山水
桂水饶枫杉(1),荆南足烟雨。(2)
犹疑黛色中,复是洛阳岨(3)
远帆
朝见巴山客,暮见巴山客(4)。
云帆傥暂停,中路阳台夕(5)。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二四九。
皇甫冉(717—770),唐代诗人,字茂政,郡望安定,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宝十五载(756)进士及第。历仕无锡尉、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左拾遗、左补阙。冉诗名早著,与弟曾齐名。其诗风与大历十才子相似,以致有人将他列入这个创作群体中。著有《皇甫冉诗集》。
画帐,在帐上作画。皇甫冉为画帐上的二幅画题了诗,第一首“山水”,重点写景;第二首“远帆”,重点抒情。
“山水”一首写画面景色,“桂水”句,是说桂林的山山水水之中,枫树杉树很多。“荆南”句,写荆南地区到处都是茫茫烟雨。在迷濛的烟雨景色中有一片黛色,疑是洛阳的土山。这首诗重点表现画帐上的山水景观,因此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将桂林之树木、荆南之烟雨和洛阳的土山,这三处地望不相连接的景观,联系在一起,构成优美的诗境,以表现富有特征性的画面山水景色。
“远帆”一首,发挥诗人的丰富想象力,摅写巫山行舟的遐想。“朝见”两句,借用民歌的表现手法,巧妙地描写画面静止的物态,画面上的云帆和巴山客,永远停止在那里,朝也见,暮也见。三、四句,由画面“远帆”具象生发,说云帆如果中途要停泊的话,那就在晚上停泊于巫山神女所居住的阳台之下,以便梦中与神女相会,给本诗添上了迷人的神话色彩。皇甫冉有一首《巫山峡》诗,写得很美,云:“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喧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巧于文字,发调新奇,远出情外,颇得好评,《瀛奎律髓汇评》引何义门评曰:“三、四句就云雨上点化,正见事在有无疑信之间,用意超妙。”题画帐诗与《巫山峡》诗的意境正相仿佛,可以互相参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