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
水墨乍成岩下树,摧残半隐洞中云。
猷公曾住天台寺(1),阴雨猿声何处闻?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一、《全唐诗》卷三〇四。
湛上人,即唐代天台宗湛然和尚,俗姓戚,常州(今属江苏)人。他出家于义兴净乐寺,研习天台宗教义,以兴复天台宗为己任,是天台宗的九祖。大历时代,四方从学者极多,如翰林学士梁肃、吏部郎中李华等均从其学。赞宁《宋高僧传》卷六有《湛然传》。刘商与之交游,为其寺院画水墨松,并题赠此诗。
题画诗常从画面形象发端,而刘商却从画作松树的动作着笔,别开生面,他写出“水墨乍成岩下树”句,诗人说自己用水墨很快地画成这株松树,不敷色,用枯笔画成摧颓的枝叶,隐约地在缝隙中可以见到洞中的云气。在描写绘画动作的同时,见出画面具象。下半首,诗人以东晋的竺昙猷,比喻唐代的湛然。湛然居于天台国清寺,在何处他能听到阴雨天猿的哀鸣声呢?言外之意,湛然和尚将在画松中听到猿声。这里以问句作结,变直叙句式为反诘句式,增加诗的婉曲的韵味,自有言之不尽的情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