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写真


白居易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1)。

蒲柳质易朽(2),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3),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4),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5)。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四、《全唐诗》卷四二九。

李放,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能品”二十八人中有李倣,“写真最得其妙”。“放”与“倣”同,为白居易写真者盖是其人。

关于“写真”,白居易写了好几首诗,除这首外,尚有《题旧写真》、《赠写真者》、《感旧写真》、《香山居士写真》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着诗人的不同思想。这首《自题写真》,《全唐诗》题下标注曰:“时为翰林学士”,应写于元和二年(807),此时诗人刚由周至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并由集贤院召试授翰林学士。虽如此,但诗人多年为官,亲眼目睹朝政之黑暗,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恐怕遭受迫害,故心生退隐之意。这首诗即是这种思想的流露。

诗的首联点明题意,指出这首诗为自题写真,画者为李放。“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两句为此诗主旨。诗人看看自己的写真像,发现自己似乎天生就是一副隐士的模样。这为自己不得已的归隐之心找到了借口。接下诸句言自己体质衰弱,野性难改,虽在皇帝身边做了五年的侍臣,但由于自己性格刚直狷介,难以与当时的一般官吏同流合污,且自己生来就非贵人之相,却居富贵之地,时常担心这样会成为生祸的原因,因而“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应当早日罢官归去,以求避祸全身。

“诗以言志”,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独善”之心,但对白居易而言,占据其主导思想的应是“兼济”思想。就在同一年的早些时候,诗人还写了《观刈麦》这类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思想性极强的诗篇。可见“独善”与“兼济”这两种思想始终在诗人的心中斗争、盘萦不已。这种矛盾思想也不只是诗人白居易独有,而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共有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