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史图歌


鲍溶

霜绡数幅八月天(1),彩龙引凤堂堂然(2)。

小载萧仙穆公女(3),随仙上归玉京去(4)。

仙路迢遥烟几重(5),女衣清静云三素(6)。

胡髯毵珊云髻光(7),翠蕤皎洁琼华凉(8)。

露痕烟迹渍红貌,疑别秦宫初断肠。

此去每在西北上,紫霄洞客晓烟望(9)。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四八五。

从诗的前两句“霜绡数幅八月天,彩龙引凤堂堂然”看,《萧史图》应是一幅由几个片断构成的绘在白绢上的长幅画卷,所绘是流传甚广的萧史与弄玉乘龙引凤升天而去的神话故事。这两句为全诗总冒,以下诸联分别描写画中图像。按照时间顺序,画中所绘有弄玉和萧史跨凤乘龙在众仙的护随下向天庭飞去的情景;有经过了烟雾迷漫而又遥远漫长的路程后,终于来到了祥云围绕、瑞气飘浮的天庭的情景;也有弄玉来到天庭后的情景。在天庭里,弄玉见到了留着长长胡须的仙翁们和挽着高高云髻的仙女们,亦见到天庭的地面上铺满了奇花异草,玉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从诗的这几句看,《萧史图》一画色彩鲜明,人物生动,回应了首联中的“堂堂然”三字。按照神话故事,升天仙去的弄玉,得到最美好、最圆满的结局,她应该非常快乐地生活在其中;一般人看《萧史图》,也会油然而生对仙家生活的羡慕、迷恋之情。诗人却不落俗套,别开生面:“露痕烟迹渍红貌,疑别秦宫初断肠”,在诗人看来,弄玉的脸上非但没有快乐的笑容,反而是长时间烟雾缭绕的升天过程沾损了她的容颜,使她显得有些憔悴,而且此时,她好像已尝到了离家的滋味,开始伤心欲绝了。“此去每在西北上,紫霄洞客晓烟望”,从此以后,弄玉也将和居住在天府中的仙客们一样,思念家乡时,只能从晓烟迷蒙中向着家乡的方向遥望,寄托乡思了。诗的最后四句,诗人着重刻画了弄玉在天宫中的思乡之情,似乎天上尚不如人间,仙人们亦不见得有真正的快乐。这和李商隐《嫦娥》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构思相近,一反唐人写同类题材的迷恋仙家生活之意想,既有新意,亦有思想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