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1),吐出苍竹岁峥嵘(2)。

卧龙偃蹇雷不惊(3),公与此君俱忘形(4)。

晴窗影落石泓处(5),松煤浅染饱霜兔(6)。

中安三石使屈蟠(7),亦恐形全便飞去。

本诗选自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六、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八一。

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被章惇、蔡京诬为不实,于绍圣二年(1095)贬黔州,又于元符元年(1098)迁戎州,此间与黄斌老定交,斌老曾画一幅横竹送山谷,山谷因此作诗。首句“酒浇胸次不能平”借阮籍故事说明斌老画竹是有所想而作。画家本有“喜画兰,怒画竹”之说,斌老正是在借酒浇愁仍胸有不平之气的心情下画横竹的,同时这也是诗人自道。斌老和山谷两人对哲宗朝时章惇和蔡京的把持政权、搅乱政局都有强烈的不满。“吐出苍竹岁峥嵘”一句中的“吐”字下得极好,斌老要把“胸次不能平”的心中块垒呕心沥血吐出来,所以画得头角峥嵘,不同凡响。横竹在凛冽的岁暮中仍然高昂挺拔,它像卧龙一样矫健硬朗,不畏风雷电闪。为什么竹能如此“卧龙偃蹇雷不惊”呢?这是因为“公与此君俱忘形”,斌老把自己的品格、精神全都灌注、渗透在所画之竹上,与竹融化而为一。“书画以人重”(松年《颐园论画》),只有高尚的人才能画出高品的画。这句诗既赞颂斌老艺术胸襟的阔大,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创作思想和人品。竹的不为雷霆所惊,亦正如他们处变不惊,能顶住当时的政治旋风,身处逆境仍忠于自己理想的品质。“晴窗”一联写斌老画竹情景,在晴朗明亮的窗下,斌老用兔毫笔饱醮松烟墨,画出了这幅幽雅劲挺的横竹图。“中安”二句写画中实景,画中除了横竹外,还有几块石头,使横竹盘根其上,为什么要画几块石头呢?诗人认为这是因为竹子像游龙一样夭矫有灵气,如果没有几块石头把它盘结起来,它就会像张僧繇画的龙一样,一旦点上眼睛便会破墙壁乘雷霆飞去。这样突发神奇的想象赞颂了斌老画竹技艺的高妙。本诗为古体诗,前四句用庚韵和青韵,平声;后四句用御韵和遇韵,仄声。平仄交替,增加了诗的音节美。山谷诗以炼句锻字著称,像这首诗中的“吐”、“偃”、“落”、“饱”等字都下得异常突兀,使人读来有挺拔瘦劲之感。诗的结尾处用三石屈蟠怕横竹飞去的想象,尤为隽永有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