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修
破除万事无过酒(1),有客何须计升斗。
解将富贵等浮云(2),醉乡即是无何有(3)。
昔人绘事亦有神,丹青写出尽天真(4)。
尊罍未耻月渐倾(5),更待晓出扶桑暾(6)。
餐霞服气浪自苦(7),自厌神仙足官府。
脱巾解带衣淋漓,眼花错莫谁宾主(8)。
君不见炙手可热唯权门,欲观佳丽争怒嗔。
何如衔杯乐圣藉地饮(9),安用醉吐丞相茵(10)。
本诗选自厉鹗《宋诗纪事》卷三三。
林敏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来,蕲春(今湖北蕲春县西北)人。与其兄林敏功皆隐士,居比邻终老,世号“二林”。著有《无思集》。
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载:“张僧繇始作《醉僧图》,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贸阎立本作《醉道士图》,今并传于代。”可惜这两幅画如今均已不可见,不过,从林敏修的题画诗看,阎立本此画笔墨精妙,写貌状态栩栩如生,显示了阎立本在人物肖像画方面的杰出成就。
这首长诗的前四句描写醉客豪迈洒脱之气概。他们以饮酒为人生乐事,口到杯干,不计升斗,在他们眼中,富贵如浮云,醉乡是乐境。醉道士正是这样洒脱豪纵的醉客中的一员。长诗第二层八句即描绘《醉道士图》中的醉道士形象。“昔人绘事亦有神,丹青写出尽天真”两句是这一层诗意的总冒,昔人即指阎立本,其作画如有神助,不但能画出人物的形,且能传神,生动再现了醉道士旷放豪纵的本性。醉道士可谓嗜酒如命,从晚上直喝到月亮渐渐隐去,天将大亮时,又从太阳初升喝到月亮渐上时,一天到晚,沉醉在醉乡之中。道家所谓的餐霞服气之类的养身方法,醉道士一概不理,认为是自寻苦吃。只要有酒喝,即使是做官,甚至是当神仙,醉道士也不羡慕。喝到痛快处,脱巾解带,酒倾满身,醉眼朦胧,分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尊罍”以下六句把画中醉道士以喝酒为乐的性格和醉态可掬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诗的最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和对醉道士率性而为的个性的赞赏。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为了自身利益而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或为了美女佳丽而争风吃醋,用尽手段,他们哪里比得上醉道士藉地而饮,一醉方休的快乐呢?依照《隋唐嘉话》的记载,众僧出资请阎立本作此画,原是为了讥讽道士的,但阎立本笔下的醉道士是如此的脱略行迹,洒脱放荡,不求名利,可谓是“真道士”,恐怕是让众僧失望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