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江头云黄天酝雪(1),树枝惨惨冻欲折(2)。
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终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
惟有苍石如卧虎(3),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
本诗选自厉鹗《宋诗纪事》卷三八、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二〇。
唐希雅,五代画家,详见唐希雅《题画》“评说”。
这首题画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主要是描绘画面具象。“江头云黄天酝雪,树枝惨惨冻欲折”两句直扣画题,写寒江景色。《宣和画谱》卷一七称唐希雅“喜作荆槚林棘,荒野幽寻之趣,气韵萧疏,非画家之绳墨所能构也”。此处画家所绘正是其所好,有萧飒的荒野,有被凛冽的寒风一点点吹走生命力、随时都可能断折的枯木。可是在这样寒冷的江边,“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似乎根本不把寒风朔雪放在眼中。唐希雅也非常喜欢画禽鸟,《宣和画谱》卷一七称他“妙于画竹,作翎毛”。又言:“徐铉亦谓(唐希雅)羽毛虽未至而精神过之,其确论欤!”“黄茅”两句描写江边的茅草水藻。在萧飒的冬日里,它们都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黄茅只能随风乱舞,水中的弱藻亦只能在黄茅零乱的倒影中随波飘浮,完全没有了自主力。诗的最后四句写江边之苍石,只有它,永远保持着自己的品性,无论阴晴寒暑,始终巍然如卧虎,凛凛有生气,和寒江一起历经千古,任人评点。这首诗通过对画面景物在严冬酷寒的恶劣自然条件下的不同表现——树枝、黄茅、弱藻的惨惨不自力,野鸭、苍石的耐寒如故,体现了画家捕捉景物特征的本领,也体现了画家、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