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
秋劲拒霜盛(1),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2),安逸胜凫鷖(3)。
本诗选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佶《芙蓉锦鸡图》题诗。
赵佶《芙蓉锦鸡图》,今存,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的构思布局极巧妙,一枝芙蓉花横出在画幅中部,一只美丽的锦鸡停落在花枝上,压得花枝低斜着,似乎还在不停地荡晃。锦鸡华丽的羽毛和尾翎上的斑纹,都被描写得非常细致、真实。画幅右上方,有两只蝴蝶,被盛开的芙蓉花吸引着,正上下翻飞。锦鸡正回头凝视着它们。整幅画,用笔精细,艳丽堂皇,呈现出精工富丽的气象。在蝴蝶下面,画幅的右上方中部,正好有一方空隙,赵佶用瘦金体分四行将本诗题在那里。
题诗的前二句,描写画面景物,紧扣诗题。首句,就题上“芙蓉”着笔,“秋”,点节令,“盛”,点芙蓉花盛开的势头。次句,就题上“锦鸡”着笔,锦鸡头上有一绺羽毛,好像戴着“峨冠”,锦鸡的羽毛华丽而有光泽,故称“锦羽”。诗句简练地再现了画上芙蓉花和锦鸡的形象,很有真实感。这首题画诗采用五言绝句的体式,必须抓住画中的主要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描写;况且,本诗题旨不在赞画而是借画寄意,所以诗的前半首点到画面上的芙蓉、锦鸡,便戛然而止。诗的后半首,说鸡有“五德”,这本是儒家“比物以德”的自然审美观念。赵佶借着题画的机会,借助“比德”思想,宣扬北宋王朝的统治五德齐全,可以胜过周朝的成康盛世,以此美化赵宋王朝。可是,事与愿违,北宋王朝很快衰亡,赵佶也成了金人的阶下囚,而《芙蓉锦鸡图》却因它的艺术价值而被存留下来,长久地被人们珍视着,这是赵佶所始料不及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