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
紫花
蕊珠仙驭晓骖鸾(1),道服朝元露未干(2)。
天半刚风如激箭(3),绿绡飘荡紫绡寒。
白花
寒入仙裙粟玉肌(4),舞余全不耐风吹。
从教旅拒春无力(5),细看腰支嫋嫋时(6)。
本诗选自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二四、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八。诗题《历代题画诗类》作《题徐熙紫白二牡丹》。
据米芾《画史》载,徐熙《风牡丹图》:“叶几千余片,花只三朵,一在正面,一在右,一在众枝乱叶之背”,此处就画中紫、白两花各题一首,可谓别致。两首诗全用拟人手法,《紫花》一首以蕊珠宫中的仙女比拟紫牡丹。一、二两句中,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蕊珠宫的仙女清早乘坐凤凰来到人间,道教徒们忙着来参拜,清晨的露水沾湿了他们的道服。“露未干”三字对应了首句“晓”字,可见徐熙所画乃清晨带露牡丹。三、四两句切题中“风”字,风很强劲,如离弦激箭,吹得仙女的衣裙不住地飘动,似不胜寒意。“绿绡”、“紫绡”既指诗人想象中仙女的彩色裙衣,亦指画绢上的绿叶和紫花。
《白花》一首以刚跳完舞的仙女喻风中摇摆的白牡丹。“粟玉”二字点明了题意。寒风入裙,吹得仙女全身都起了疙瘩,刚跳完舞的仙女似更禁不住风吹,可是寒风是那样的肆虐无情,即使她们联合起来仍是无力抗拒,只要看看她们的腰支是多么纤细柔弱就可知道了。从这两首诗看,紫花可能是《画史》中所说的正面一朵,因而诗人想象是上清宫中的仙女在接受教徒参拜,虽强风猛吹,仍端坐正中,宝相庄严,显示尊者之态。《白花》则可能是《画史》中所说的在众枝乱叶之背的一朵,因寒入肌骨,不耐风吹而躲于众叶背后,花枝乱颤,显出弱不禁风的疲惫和娇柔。诗人句句写人又句句写花,把徐熙画花“骨气风神,为古今绝笔”(《图绘宝鉴》卷三)的艺术特征用文字恰当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