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凤
篱根玉瘦两三枝(1),为绕吟香夜不归。
安得密林千亩月,仰眠吹笛看花飞(2)。
本诗选自厉鹗《宋诗纪事》卷六五,《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四录此诗,题为《题扬补之梅卷》,作者为高仪父。今从《宋诗纪事》。
高子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仪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尝注杜诗,林竹溪为之作序。
这是一首先描写画面实景再抒发诗人观画感受的题画诗。诗的首句“篱根玉瘦两三枝”描绘画中梅花姿态:此梅非临水而居,亦非交枝盘结,而是从竹篱旁横斜逸出寥寥几枝,疏疏朗朗映于明月之下。诗人以“玉瘦”二字指代梅花可谓雅致,也可见扬补之清丽疏淡的画梅风格。扬补之不但善墨梅,亦能画水墨人物,杨万里《跋京仲远所藏扬补之江绫上所作画色掀篷梅》一诗中有:“诗翁晓起鬓蓬松,缩颈微掀黄篾篷”句,宋絅《如梦令》一词中也提到扬补之墨梅图中有“背篷诗人”这一形象,此处所题画中亦有“为绕吟香夜不归”这一诗人形象。画中诗人一边品梅,一边吟诗,留连忘返,夜深仍不归去。一、二两句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画中实景,三、四两句是诗人由观画而引发的想象:诗人感慨何处可得千亩梅林,在皓月当空时,自己和画中诗人一起索性眠于梅花林中,以明月当被,梅花为席,再吹起悠扬的玉笛,看片片梅花随着玉笛声而起舞,旋转,这是何等的雅致情趣啊!诗人这种超凡的艺术意想,一方面体现了画家和诗人素洁高雅的情趣和对梅花的喜爱,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了画家高妙的笔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