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牵牛引蔓上棠梨(1),上有幽禽夜夜栖。
自有秋风动疏竹(2),江南落月不须啼(3)。
本诗选自顾嗣立《元诗选初集·道园学古录》。
夏文彦《图绘宝鉴》称柯九思“善画墨竹,师文湖州,亦善墨花。”虞集题咏的这幅柯九思的花鸟画,便有墨竹、墨花和禽鸟等图像,墨竹和墨花都是他擅长画作的。诗人由画面入手,先描写画上“牵牛引蔓上棠梨”的形象,将牵牛花依攀其他植物生长的特征写得很生动。棠梨树上栖着幽禽,“夜夜”两字,与结句“月”呼应,画家将夜景作为画幅的背景,更增添一种清幽迷蒙之美。第三句写竹,“疏竹”是画面具象的形态。画面具象是静止的,不可能动,诗人根据画面风竹的姿态,推想出风动竹的诗意。风动竹,可能会惊动棠梨树上的幽禽;“落月”是说月在西落,月光在移动,也许会惊动幽禽,像辛弃疾所说的那样:“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叮咛画面上的幽禽,秋风吹动疏竹,明月正在西落,你只管安睡,不要惊怕,不要啼叫。诗的构思很灵巧,妙语连珠,写得很风趣,饶有韵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