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林图


倪瓒

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

本诗选自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旧画》。

董其昌《题倪云林画》云:“云林画,江东人以有无论清俗。余所藏《秋林图》,有诗云(略),其韵致超绝,当在子久、山樵之上。”(《画禅室随笔》)董其昌是明代后期一位著名画家,又擅长诗歌、书法,精于诗、书、画鉴赏,他绝然不会轻许他人。他既然绝口称赞倪瓒这首诗,当然是有道理的。

这首诗虽说只有短短二十字,却用富有美感的语言,描写画面具象、画境,并阐发了两个美学问题。“云开见山高”,描状画面上带云之高山,“木落知风劲”,描状画面上随风飘落的树叶,下一“开”字、“落”字,使画面具象具有动态感。绘画艺术无法表现动态的事物,“只能描绘一片景象在空间里的铺展”,而题画诗可以补足绘画的缺憾,因为“语言文字能描绘出一串活动在时间里的发展”(钱钟书《旧文四篇·读〈拉奥孔〉》)。董其昌对绘画和诗歌艺术的差异性有深刻的认识,他和程正揆曾讨论过“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诗句能否入画的问题(见《青溪遗稿》卷二四《题画》)。所以,当他看到倪瓒题诗将云岚散开显露高山、秋风劲吹木叶纷坠的情趣和意境,完美地表现出来之时,无怪乎要作出“韵致超绝”的评骘来。

诗的后两句,形容画面上夕阳照秋林,山空不逢人的空灵、澹逸的境界,十分妥贴,也巧妙地点出自己绘画澹雅的艺术风格。董其昌能深刻体识云林画风,他在《画禅室随笔》专书中,多处论述过云林画的艺术风格,《画源》说:“三家(指黄公望、吴镇、王蒙)皆有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然。”又说:“聚精于画,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题自画》云:“元季四大家独云林品格尤超,早年学董元,晚乃自成一家,以简淡为之。”其见解与王士禛一致,渔洋之《香祖笔记》论倪瓒《乔柯竹石小幅》曰:“澹逸绝尘。”董其昌长期收藏倪瓒《秋林图》及其题诗,他论画随笔中的见解,或许也就是从倪瓒诗那里得到启发而提出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