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轴


沈周

秋来好在溪桥上,笔砚劳劳意自闲(1)。

老眼看书浑如雾(2),模糊只写雨中山。

本诗选自潘正炜《听帆楼书画记》卷二。

这首乍看很普通的题画诗,却写出画家两点很重要的画学思想,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阐发画学理念的题画诗。

首先,沈周告诉大家,自己“笔砚劳劳”,创作活动很频繁,很辛苦,但是由于自己的心态是闲逸的,“秋来好在溪桥上”,便是“意自闲”的具体表现。心胸宽阔,恬淡自适,淡泊名利,“意自闲”,因此笔下的景、物和画境是闲适的,意到情适,幽静思逸。石田老人将自己对意闲和境闲辩证关系的深刻体识,趁着题画的机会,表述出来。他的学生文征明,对乃师的画学思想有很深的领悟,写出“悠然胸次白云闲”(《题沈周为吴宽所作六册》诗中句,载潘正炜《听帆楼书画续记》卷下),称赞沈周绘画艺术“意到情适”的意境源于纯静恬淡的心境。

诗的后半首,表述自己绘画艺术与“米家山”的渊源关系。沈周很注意汲取宋元画家的艺术营养,兼取众长,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就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元代的黄公望和吴镇。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说:“石田绘事,中年以子久为宗,晚乃醉心于梅道人。”沈周自己在《题大痴笔意图》中也说:“画在大痴境中,诗在大痴境外。恰好百二十年,翻身出世作怪。”但是,在这首题画诗里,沈周谈到晚年老眼昏花,常写“雨中山”,这绝非随手拈来的等闲笔墨,实质上透露了自己深受宋代米家父子艺术影响的消息。汪砢玉在评论沈周《阳冈亭子图》时,有一段很值得注目的评说:“启南之画,故法大痴,亦是其本色,乃所图《阳冈亭子》,独作老米笔苔点。”(《珊瑚网》卷三十八)文征明也说:“凭君莫作元晖看,自写吴门雨后山。”(《题吴嗣业藏石田先生画》,载潘正炜《听帆楼书画续记》卷下)称赞乃师的“吴门雨后山”,可与米元晖的云山图媲美。由此可知,沈周在本诗结句写道“模糊只写雨中山”,并不仅仅因为晚年眼睛昏花的缘故,而是真切地写出自己和二米的关系。《宝绘录》卷一一米芾画卷后沈周跋云:“余家三世祖传绘理,癖好董巨、二米笔法。”他在《画山水图》上题曰:“米不米,黄不黄,淋漓水墨余清狂。”都清楚地说明沈周画风深受二米影响的道理,这都可与本诗互相印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