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吴淞江腹太湖头(1),雌霓连蜷卧碧流(2)。
我昨经行觉尤胜,满船明月下沧洲(3)。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三。
吴宽(1435—1504),明代诗人,字原博,人称匏庵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及第,历仕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卒赠太师太保,谥曰文定。工诗,浓郁深厚,沉着高壮。著有《匏翁家藏集》。
启南,即明代画家沈周。吴宽很喜爱同乡画家沈周的《过吴江旧图》,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亲身体验,写下这首题画诗。诗写了两个意境,一个是画家沈周画面上的实境,描写白昼水乡雨后新霁时的美景,一个是诗人吴宽经行处的实境,描写夜晚月下泛舟湖滨所见的美景。前半首诗,首句交代吴江的所在地,它处在吴淞江的腹部,太湖是它的源头,雨后,蜷曲的虹霓,倒卧于碧水河流上。这便是沈周画面上的景色,画境体现出太湖水乡的特征。诗的后半首,诗人描绘了自己昨夜经行处的景观,他觉得比画境中霓虹卧清波还要美得多,那便是皓月当空,月光洒满扁舟,徜徉于水乡的河岸边,月之清辉、水之滟潋、夜之空濛,交织成一幅月夜泛舟图,景色如画,意趣霭然,使人有超然世外之想。诗人经行处所见之境,补凑、充实画面上的画境,画境又是发见真境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组合在一首小诗中,互相融合、渗透,形成新的诗歌意境,全面地表现吴江水乡白昼雨后和夜晚月下的迷人景观,而诗人赞誉画家沈周、称赏吴江景观之情思,都蕴含在诗境里,尽在不言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