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本诗选自李东阳《李东阳集》之《诗后稿》卷一〇。

自北宋以后,墨竹成为独立的画科,文人雅士画竹、题竹之风日盛,任率落笔,放于性情,各具情态,神韵宛然在目。元代著名画家柯九思(字敬仲),长于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墨竹为佳,并著有《竹谱》一书。他的墨竹,倪瓒曾给予极高评价:“检韵萧萧人品系,篆籀浑浑书法俱。”(《题柯敬仲竹》)惜云林居士之言仅仅囿于画法技艺,未及风格神韵。而李东阳此首题咏,正着力于此,二者互为表里,不妨将其比类共赏。

历代画竹者颇多,而对其难易,各立其说。元人吴镇以为画竹“叠叶为至难,于此不工,则不得为佳画矣”(《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而倪云林却不以为然,轻描淡写地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繁与疏?”(《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李东阳又与古人不复相同,以为不必论其难与易,繁与简。柯九思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意。”(《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元柯九思论画》)故而云林称赞他“篆籀浑浑书法俱”,确为精品。柯敬仲此帧墨竹虽只寥寥几笔,而实难于繁。请君试看这萧萧的几片枝叶间,“笔端随意长清標,疏叶生风剪剪飘”(柯九思《题李息斋墨竹四首》),令人顿生寒意,犹如满堂风雨,飘飘其间。这才是画竹的化境,即前人所谓:“画竹须腕中有风雨。苏子云:‘当其下笔风雨快’,此真得写竹上上乘。”(明人鲁得之论画竹语,见《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显然,诗中“风雨”之生,便是云林所谓“胸中之逸气耳”。诗人深深把握住画家借竹写心,用心画竹这一艺术神脉,不但准确地再现柯九思墨竹的高超技巧,更传神写照地表现出内在的神韵和魅力,极富理性的深度,启人深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