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唐郎写竹如写字(1),正以风情韵度高。
我解手舞不能写(2),未曾分得凤凰毛(3)。
本诗选自潘正炜《听帆楼书画记》卷三、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八一。《诗类》题作《戏题子畏墨竹》,“手舞”作“平章”,今从《听帆楼书画记》。
祝允明(1460—1526),明代诗人、书法家,字希哲,生而枝指,因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中举人,历仕广东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博览群籍,工诗文,多奇气,取材富,造语妍。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怀星堂集》。
题诗首句便接触到绘画艺术中画法与书法相通的理论问题。祝允明与唐寅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关系亲密,因此他带着亲昵的口吻径称“唐郎”。“写竹如写字”,明确指出唐寅以写字的笔法画竹。次句论其画竹富有风情、韵度,唐寅画竹,气韵生动,生趣盎然。秦酉岩《故剑篇》评六如《雨竹图》说:“气韵湿润,墨渖淋漓”,这与他整体绘画风格是一致的。唐寅的画,包括他的竹画,正以独具风神、韵度为高。枝山是他的密友,所论的中肯綮。至第三、四句,诗笔一转,从唐寅画竹转到诗人自己,枝山谦虚地说自己只能挥毫写字,却不能画竹,老天爷没有赋予自己画竹叶的本领。这里运用“借客形主之法”,以自己反衬至友唐寅的墨竹。全诗题旨在于称赞唐寅墨竹画艺高超,表达诗人的钦慕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