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治
竹梧高阴午阴凉,远籁风疏谷应长(1)。
鹤梦未醒人宇定(2),一方浮绿暗生香。
本诗选自顾麟士《过云楼书画续记》卷四。
顾麟士亲见此画,所以他详细地描述图轴画面上的人物、景色,并对其构图、笔法、调色、风格,详加论述。他在《过云楼书画续记》“陆叔平竹梧高阴轴”里说:
包山子画能撷古人精英而洒脱科臼,直是筋胜于骨,不但骨胜于肉矣。轴写碧梧翠筱,老树茅屋,隐君子踞坐危床,陈书两函,执卷俯诵;隔水石壁遏云,山腰瀑布下泻,崖壑洞深,林舍疏爽,上起绝嶂危峰,石骨嶙峋,灵脉绮连,高不可际。皴法兼用斧劈、披麻,纯是宋人家数。其勾勒之笔,重以赭色,乃创意为之,昔贤曾未有此,益觉苍然翠深。叔平深于宋法,知必从金碧法蜕化而来,足为后学师资。
题诗从画面景物锲入,首句写篁竹、梧桐的沉阴,在亭午时分,分外凉爽。次句写远处传来的风声,虽然稀疏,但在深谷里,回应之声很久长,真是空谷传响,幽深回荡。这里,题诗发挥了诗歌艺术的长处,将绘画艺术无法表现的音响,给补出来了。第三句从写景转到人物刻画上,写隐士端坐在危床上,正梦见飞鹤化为道士,梦尚未醒,人间正寂静无声。结句,又由写人转换到写景,回应到画面上。这时,只有那一丛枝叶摆动的、翠绿的篁竹,不时地暗中送出清香。全诗三句写景,一句写人,然而写景却为写人,画面一切景色,都为创造一个清雅、恬静、潇洒、闲适的氛围,衬托、表现隐士淡然脱俗、悠闲自在的心灵和意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