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治
洞壑奔泉喷玉龙,琼花乳雪锦玲珑。
云边鸟道悬青壁,天际浮梁隐白虹。
本诗选自潘正炜《听帆楼书画记》卷三。
这幅扇画,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陆治题云:“乙卯仲夏包山陆治制。”画的命题,非常特别。尽管这幅扇画,我们已无法看到,但是透过题诗对画面的细致描绘,完全可以想见此画乃是一幅奔泉图,而画家作意好奇,给它题上一个“桃源仙洞”的名字,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同样,陆治这首题画诗写得也很特别。历代画作桃源图的人、为之题诗的人很多,他们大都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文意为出发点,陆治却迥然异趣,完全撇开“桃花源”、“桃花洞”的社会理想,径自采用白描手法,如实描绘画面景观,不着议论,不抒情思,只是再现画境,摄取美感,给人以奇特的美感享受。全诗像电影镜头一样,先从近处“洞壑奔泉”切入,状其形貌,“貌如玉龙”,状其动态,奔泉自洞中“喷”出来,练字精切。奔泉翻滚着,溅起无数水花、泡沫,如“琼花”,又如“乳雪”,像白锦素绢一样玲珑可爱,语言清雅、形象,富有美感。以上两句诗写的是近景。诗的第三、四句,镜头推向远处。遥望奔泉在岩壁涧中流动,宛如那云边小路悬在青壁上,又像那天上的白色霓虹隐现在石梁边。比喻生动、贴切,更增添诗作感人的艺术力量。
陆治这首题画诗,很能将自己“奇峭”的画风传达出来。仲夏之日,读读画,品品诗,摇摇扇,清风徐来,凉意侵人肌肤,宛入仙境,至此,方能悟得陆治命题的巧慧和题诗的一番匠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