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华
懊恨幽兰强主张(1),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2),着意寻香又不香(3)。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五。
兰花身为“花中君子”,它远离尘嚣,孤傲不群的气度与品性,历来就是文人雅士比德颂美的对象。李日华的这首题诗,一仍传统题意,表现手法却一反常态,与众不同。诗歌以质问开篇,出语天真。兰花独生幽谷,寻觅非常不方便,早已令我懊恨不已,更有甚者,它竟“强作主张”,开花都不与我商量一下。这实乃是寓扬于抑,反写兰花深处幽谷,不畏风寒,不为外界困扰与压力左右,更不任人摆布的傲岸性格。紧承其后,次句继续表现兰花“强主张”的性格特征,它的生长,开花,一任自然,开出朵朵清幽淡雅的花。“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兰花不献媚的独立品格,正所谓:“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唐·王绩《山夜调琴》)兰花“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没有姹紫嫣红,绚烂多姿,更没有浓郁扑鼻的香气,只有清淡的雅韵,近乎无味。称之为“空谷佳人”,就是以显示出与众芳不同的韵趣,并不以姿容取悦人,而是孤傲不群,自得其乐。若是凡夫俗子有意寻香觅幽,却只有失望而归,望兰兴叹;唯有“识曲知音”,才能辨识兰之幽操,嗅得其中真味。这也就是后来“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在题画中所说的:“莫讶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金农《题菖蒲》)
兰花的性格确是诗人所要追求的人格理想,或许“识曲知音”更是诗人的寻梦,读来颇有情味,意蕴不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