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


张穆

笑我生平痴有托,笔墨毫来风雨搏。

兴酣画马如有神,曾谓龙媒经绝漠(1)。

春风芳草连天青,駃騠初上黄金嚼(2)。

咄嗟一顾万里空(3),此道廖廖更谁作。

龙眠将心妙入神(4),我笑无心谁坠着?

本诗选自张穆《铁桥山人稿》。

张穆(1606—1687),清代画家。字尔启,号穆之,又号铁桥。广东东莞茶山人。父张世域曾任广宁教谕、广西博白县知县。张穆出生于柳州,少时曾于罗浮山石洞读书。二十七岁北上,本欲从戎边塞,御清兵于关外,未被山海关督师杨嗣昌所用,南还两粤。满清入关后,亦曾募兵支援福建唐王政权。汀州事变,唐王死,张穆部队粮饷不济,且广东的南明政权内耗不断。眼见南明之败象无法挽回,张穆痛心疾首,退隐故里,便将自己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寄意诗画。他所作山水有生气,尤善画马。亦能诗,有《铁桥山人稿》。

张穆曾作过数十首《画马歌》,记述良马的各种习性。这一首《画马》诗,可视作其总纲。画家笔端饱蘸深情,兴来挥洒笔翰,风起墨飞,速然成画,画上骏马如有神助,跃然纸上。龙媒良驹驰骋在广袤的绝漠之上,虽然还只是一匹初上金嚼的幼驹,然而在春风、芳草的撩拨之下,咄嗟之间,伴随着一阵腾起的飞尘,早已奔出很远,不见踪影。此等佳作不可等闲视之,能作此画者廖廖无几,除“我”之外,又有何人?因为其中有深寓,“我”生平画马,一往情深,更痴有寄托,始终不忘为国效力,驰驱疆场,一如骏马疾飞平川。诗到此处,绾结首句,使得诗意更为圆转流畅,犹如珠走玉盘。画家在诗画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一思想,在诗的末二句中再次以反诘句式得到了强化。龙眠山人善写鞍马,心妙入神,“我”与之同道,无论龙眠,抑或“我”的画作,若以“无心”解读,又会有谁能够尽着兴寄和风流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