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棠


朱耷

脉脉溪路遥(1),泛泛落花娇(2)。

人心得如水,相随过河桥。

本诗选自潘正炜《听帆楼续刻书画记》卷下。

这首题画诗无论内容还是风格,在八大山人的题画诸作中是比较特殊的一首。诗作通篇写出了他对海棠的爱惜、眷恋之情,写得含情脉脉,委婉细腻。在春日细雨的浥润下,画家在长长的小溪边独自漫步,徜徉于花海绿叶丛中。面对眼前的美景,心旷神怡,心情格外愉悦,因而对一切景物都是含情脉脉。尤其是身边的那株海棠,在雨雾中愈显娇媚,因为“秾丽最宜新着雨”(郑谷《海棠》)。不过,郑谷所欣赏的海棠花是“娇娆全在欲开时”。朱耷不愧为绘画圣手,自有独特的审美眼光。低头一看,只见明净的溪水中,浮飘流动着娇艳的海棠花瓣,一直随着溪水流向远方。面对这一情致,他并没有苏东坡那种“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的感叹,而是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只觉得能与此等美好事物同行,真是三生有幸,并且由此萌生幻想,希望自己的心能变成这一股清流,伴随着这落红遗香飘过河桥。读过此诗,我们就会对八大山人的画风、人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他在憎恶丑恶,创作那些残山剩水、鼓颈缩胸的丑鸟的同时,也还对真善美进行执着的追求,并摄入诗画之中。这儿的海棠就是这种美的化身和象征,因为“其株翛然出尘,俯视众芳,有超群绝类之势。而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约如处女,非若他花冶容不正者比。”(《广群芳谱》卷三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