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
三百群中见两头(1),依然秃笔扫骅骝(2)。
朅来清远吴兴地(3),忽忆苍茫敕勒秋(4)。
南渡铜驼犹恋洛(5),西归玉马已朝周(6)。
牧羝落尽苏卿节(7),五字河梁万古愁(8)。
本诗选自王士祯《带经堂集》卷五三。
赵承旨,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生平见前。此诗是渔洋山人题赵孟頫《画羊图》所作,诗中运用诸多典故,来阐述赵孟頫画羊的主旨和题意:不忘故国。画中羊群一片,远望去如白云一片,映衬着碧绿的原野。画家笔随意飞,笔力洒脱,秃笔一支,依然横扫尺素。赵孟頫寓居吴兴,“吴兴山水清远”(赵孟頫《吴兴清远记》),在这样清明开阔的秀山润水之间,怎么会忽发其想,在画中表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敕勒秋色呢?诗歌的第三联连用“南渡铜驼”、“西归玉马”两个典故,点明他作画的动机。大宋已亡,蒙元代兴,玉马贤臣只能出仕新朝,一如殷纣之玉马纷纷朝周。虽然像赵孟頫这些大宋玉马身仕异族,但始终不忘故宋,就如那南渡的铜驼,虽然早已迁至邺地,依旧心恋洛都。作者在此点明了画家的作画动机,那么画中“三百羊群”的含意也就十分明了了。苏武被扣匈奴,历十九年而不变恋汉思乡之情,起卧持汉节,以至旌毛落尽,他这种坚贞不渝的精神境界,也一直为画家所秉持。在蒙元统治之下,心有此意,而未便直言,故而聊借羊群以抒怀,对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表达出由衷的赞颂。同时又对李陵投降表示深深的惋惜,虽然他有“携手归河梁”之咏,然而却只能引得万古不尽的哀愁。这样,画家虽然置身于温润的水乡泽国,居处安逸,但对旧国一往情深的思恋之情就得到充分的展示。可以说,王渔洋这首题画诗是解读赵松雪《画羊图》的一把“钥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