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
怕看人间镜里花(1),生平摇落思无涯(2)。
砚荒笔秃无情性,路远天长有叹嗟。
故国怀人愁塞马,严城落日动边笳(3)。
何当遍绕梅花树,头白依然未有家。
本诗选自大石斋藏石涛《梅竹图轴》题诗。
写梅以寄情思,是石涛惯用的艺术手法,但在他不同的生活阶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早年禅寄金陵,曾数次策杖探梅,行遍东山、钟陵、灵谷诸胜地,并创作梅花卷,在画卷上题诗道:“若无口解冰霜案,那得相逢节操缘。树到古寒根本健,花当初放雪香全。”梅花冰肌玉骨,高洁素淡,斗严寒、傲霜雪的品格,在中国文人中享有清誉,石涛也通过写梅题梅,传神写照,借以抒发自己清介高洁的情怀。
到晚年定居扬州后,思乡情切,石涛的梅花诗画中更多是流露出思念故国故土的缱绻之情。在这首作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题画诗中,就能体会出这一点来。经历了宣城、金陵、北京多处的周折,回首往事,只觉一生如浮萍,飘零无根,孤苦伶仃,直到晚年还只能流落他乡,自然思绪万千。这种心境之下,毫无情趣去提笔作画,以致砚荒笔秃,更多的只有嗟叹与眼泪,即便偶有一二,也是“画成花竹影模糊”。脑中更多的是“湘江万里无归路,应向春风泣鹧鸪。”(姜实节题诗,见《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二)故国亲人,何处寻觅?严城落日,边笳更是激起了诗人泪眼中的幻觉,希冀有朝一日屋前舍后遍植梅树,把一腔乡愁国恋寄托于梅花身上。现实之中,满园梅花并没有出现,依旧是“头白依然未有家”。企盼之后的失望,较之先前更为苦涩,诗人的感情顿又跌入谷底,令人痛不欲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