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寿民
三三两两傍芦花,风湛寒江月净沙(1)。
多少孤舟未归客,十分秋思在天涯。
本诗选自南京博物院藏边寿民墨迹《寒江秋思图》扇面题诗。
诗作清幽的意境中透出的寒气,不仅令芦雁惊寒而鸣,更勾起游子无尽的愁思,这不正是画家在《长亭怨慢·题芦雁》中所抒泄的情感吗?
又弹指、初寒时序。结伴随阳,几多辛苦。湘浦烟深,衡阳沙远且延伫。回汀枉渚,便认作、家乡住。荻尾响秋风,知菰米、稻粱何处?同予。含生平落拓,地北天南羁旅。挥毫状物,也只笑、自抒心绪。况苇屋、雁议门迎,正粉本、当前无数。写不了相思,又把新词填谱。
这首慢调长词是边寿民众多《芦雁图》主题内涵的自我表白。作为一首题画之作,在篇章布局上,上阙着力于画面景象的描绘,而下阙则由画及人,侧重于自我情感的抒发,从中可以看出,他画芦雁之意,更多的是在顾影自怜。词意与《题寒江秋思图扇面》诗意相仿佛,诗与画的对应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为补充,画中之“雁傍芦花”、“寒江净沙”,实际上皆寓含了画者“十分秋思”,在这幅《寒江秋思图》中,诗与画珠联璧合,和谐统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艺术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