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葵鸡秋足图


正是烹葵八月天(1),今年鸡黍足秋田(2)。

布袍未典官粮纳,敢谓村愚是古仙(3)。

本诗见重庆博物馆藏李《葵鸡秋足图》题诗。故宫博物院亦有此画,题诗全同。南京博物院所藏者,题诗略有文字出入。

正是金秋八月,又到了采葵烹食的时节。今年恰逢丰收,鸡肥黍足,画面上一株高大的秋葵,以及硕大的母鸡也可看出。但画面再有一块丑石而外,别无他物。作者所要传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诗的三、四两句作出了回答。因为丰收,乡村中的农民欣喜万分。他们所乐的又是什么呢?是能够交足官粮,不至于典当布袍葛衫等日用品来抵租,甚至由此感到自己仿佛是“古仙”,无忧无虑了。农民的知足自在,其实是饱含辛酸的笑。交清租税,本没有什么值得庆贺,乡民如此兴奋的举动,极为反常,引人深思。交租赋只有到丰收的年份才能顺利完成,没有后顾之忧,从中也就暗示了租税之重,名目繁多,层出不穷。平常年分肯定早已十分困难,更不用说歉收的荒灾之年。到那时,恐怕当尽家财也无济于事了。哪还会有心思去自比“古仙”呢?

综观诗和画,一派祥和自在,而透过表面,画家的牢骚怨愤全都隐藏其中,对社会进行抨击,更对劳苦大众的疾苦表达了极大的同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