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蒲草图二首


金农

五年十年种法夸,白石清泉自一家。

莫怪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

石女嫁得蒲家郎(1),朝朝饮水还休粮(2)。

曾享尧年千万寿(3),一生丝发无秋霜(4)。

本诗选自辽宁省博物馆藏金农《蒲草图》题诗

石菖蒲,“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广群芳谱》卷八八)历代文人骚客题咏其“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侣,不待泥土而生”(苏轼《石菖蒲赞》)“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谢枋得《菖蒲歌》)。至于王炎的一首《石菖蒲赋》可谓极致:“老石嶙峋,金铁贞兮。浮云所根,气潜蒸兮。下漱冽泉,玉锵鸣兮。蹙节盘屈,托以生兮。附坚涵润,密如积兮。四时青青,不改色兮。烈日凝冰,无能厄兮。潜蓄幽馨,如有德兮。”虽有虬松劲气,虚竹君子,幽兰高士,寒梅静女,而“独根于石,孰如蒲之精粹兮。有荇有藻,产涟漪兮,可荐可修,播声诗兮”,而“洁净不污,孰如蒲之清癯兮。”它的这一切品格,“盖资水石之清幽,以遂其性。”(见《广群芳谱》卷八八)菖蒲的这些品性在这两首题画诗中都得到了体现,所以冬心在起首两句就说,菖蒲用白色碎石与清泉栽种,异于众卉,值得夸赞。除此而外,冬心先生更赋新意,诗用常人眼中之菖蒲,写出菖蒲之孤介,少有知音。凡人以为蒲花罕见,引为憾事。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菖蒲本性的又一体现,它犹如逸士高人,正如《三柳轩杂识》所说:“菖蒲花为隐客。”不逢知己不开花,是其清幽盟泉石的深化。读者在品画赏诗时,就更可见其不肯媚悦世俗的精神。两首题画诗主旨相同,而手法各异,前者直陈议论,后者则用拟人格,风韵倍生,更以神话传说结句,令人涵咏,回味无穷。菖蒲又称“尧韭”,《典术》曰:“圣王之仁,功济天下者尧也,天星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为菖蒲焉,今菖蒲是也。”菖蒲原来是吸收天地之灵化,以配尧德,尽享尧年万寿,直至今日,难怪它有如许的清雅秉性,为世人称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