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垂钓图


黄慎

一卧清波老钓徒,故人夜雨忆三吴(1)。

大江东去成天堑(2),处处深山叫鹧鸪(3)。

本诗选自天津艺术博物馆藏黄慎《垂钓图》题诗,又见于南京博物院藏《杂画》册页之《沧波钓叟》。

平淡乃诗中一格,平淡中见闲静,体现出画家的心意,正是这首题画诗的最大特色。

苍山螺髻,秀美婀娜,绿水幸自绕,清澈明媚,微风习习,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切尽显静谧悠闲。与此相应,一叶扁舟横陈,悠然漠然。《庄子·列御寇》有言:“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画家对此也许深有体会,表明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又不苟合于世,遂有悠然无为之志,恬然归隐。舟子横陈,人亦躺卧,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真正体现了“扁舟不系与心同。”(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闲来无事,忽而想到垂钓,至于有无收获,则非我所关注,关键在于体验那种远离尘嚣的清静,这从画中“卧钓”的举止中就能明确感受到。渔者之乐何处可寻?惟有“三吴”,令人企羡,由此更引起了雨夜对旧友的思念之情,所忆不仅有友情,更有向往期盼之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朋友,画中渔者也心存挂念,却无法前往,只有寄言东去的江水,带去思念和祝福,因为无奈此处荒僻,远去城市,且有天堑之隔。更那堪空山深处,传来阵阵鹧鸪声:“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阵阵鸣声划破长空,漾于幽谷,更在“我”的心头回荡,唯此净土,方能托身,脱去尘世羁绊,洁身自好。诗至结束,画家的理想境界得到了集中而深刻的展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