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
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
挺然直是陶元亮(1),五斗何能折我腰(2)。
本诗选自南京博物院藏郑燮《柱石图》题诗。
南宋人赵孟溁曾说过:“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铁网珊瑚》)正道出了文人画的一个特点,即把画作为体现自己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手段之一。所以,画家往往重意不重形,意之所到,笔触随之。同样是画石,八大山人以怪石丑石居多,往往头重脚轻,而板桥却是直上云霄的柱石,挺然直立,这正是画家心中之丘壑。八大山人笔下岌岌乎殆哉的石头,是为了影射满清王朝政权摇摇欲坠,作为前朝遗民,如此的心态并不费解。而板桥则时时以柱石来警示自己,荒斋觅伴,所寻不过石柱一枝。在他眼中,石柱直立坚挺,直干云霄,宛然陶渊明的腰杆,不能为五斗米而折,浑浑噩噩地生活在浊世。“磊磊一块石,疏疏两枚竹”,“介于石,臭如兰,坚多节,皆《易》之理也,君子以之”,板桥的这些题词也许正是这首题画诗最好的诠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