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敦敏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2)。
醉余奋扫如椽笔(3),写出胸中魂礧时(4)。
本诗选自敦敏《懋斋诗钞》。
爱新觉罗·敦敏(1729—1796?),字子明。清宗室,诗人。热衷于仕途,但一生未能如愿,仅曾授右翼宗学的总管。其家在北京内城西南角太平湖旁槐园,与曹雪芹交往密切。著有《懋斋诗钞》。
此诗作于康熙二十五年(1760),题在曹雪芹所绘的一幅石头画上的。这是一首很有名的题画诗。诗中借题画,写出了曹雪芹傲骨独存,耿直不阿的性格,以及生不逢时的遭遇。诗人赞美了画家这种不向恶势力屈服的高贵品格和高超绘画技艺。诗句既是对画面的描摹,更借以申发,寓意其中,比喻曹雪芹的品格。前两句写画面的山石,嶙峋奇峭,颇具傲骨,用以赞颂画家高傲不屈的气节是合适不过了。画上之石作支离峻峭状,又真如曹雪芹鲠直,不从流俗的性格。这些象征含义并非诗人穿凿比附,作为画家本人而言,画上之石实是心话,酒醉之后,挣脱樊笼,奋扫手中的如椽大笔,写出了自己鲠直有棱角的个性,又将心中长年郁积的磈礧抒泄一尽。
看画读诗,不仅可以体会画外之意,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曹雪芹的交友情况和个性品质。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此诗又是研究曹雪芹思想生平的一则重要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