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熙
雨后龙孙长(1),风前凤尾摇(2)。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3)。
本诗选自戴熙《习苦斋画絮》。
戴熙(1801—1860),清代画家,字醇士,号鹿床、井东居士、莼溪、松屏、鹿林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任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告病归故里,主讲崇文书院。太平军攻入杭州,自尽而亡。诗文、书画、冶印等均有较高修养和水平,与汤贻汾并称为“汤戴”。山水初学王石谷,后喜临奚冈,亦写竹石小品及花卉、人物。著有《习苦斋诗文集》、《习苦斋画絮》等。代表画作有《秋林远岫图》、《小栖云亭图》等。
松竹梅兰等传统题材的题咏,往往多用“比德”,借以表明志节,戴熙的这首《题画竹》则在诗中抒写一种人生哲理,这在历代题画诗中还是少见的。春风春雨,像催生新的生命,万物欣欣然,雨后的龙孙竹笋纷纷冒出地面,茁壮成长,一直冲干云霄。清风过后,竹叶摇曳多姿,在月光下留下它动人的身影。这一切,令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叹赏不已。要想有竹的这一辉煌,只有两个秘诀,就是:虚心和根底牢固。诗的第三句就此申发,转以喻人,作者认为,只要有了虚心的品格和扎实的学问,是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令人敬仰相看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