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
酸寒一尉出无车(1),身闲乃画富贵花(2)。
燕支用尽少钱买(3),呼婢乞向邻家娃(4)。
本诗选自吴昌硕《缶庐别存》。
此幅《牡丹图》作于甲辰(1904年)四月,花用浓艳的西洋红点拓,“莽泼胭脂”,颜色堆得很厚,似乎触手可及,既增加花朵的立体感,又避免了画牡丹易流于轻薄娇艳之弊。叶以饱含水分的淡墨点出,浓墨勾筋,写出了叶片肥厚多汁的质感。红花墨叶,相映成趣,艳而不娇,丽而不俗,腴润苍浑,烂漫沉着,表现出“国色天香”的本色。然而,在画面上,作者的题画之诗是旧作抄录,仅以“燕支”一词与画面绾合。这首题画诗不同于一般的题画,全诗没有一句描摹画面形象,而是全力抒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诗中写道,虽然曾在苏州谋职,任过小吏,职官卑微,且为人正直,从不以职权谋私利,因而还是一名“出无车”的酸寒之士,至于赋闲之际,生活之清苦就更可想而知了,于是想出一妙着来借以渡日,无事便画画“富贵花”——牡丹,其实那只过是画饼充饥之举。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一个幻想也很难实现,由于家贫如洗,屋徒四壁,就连画牡丹所要用的红颜料也无钱购买,只得呼婢女向邻家的姑娘去讨得一点胭脂,以作替代品。全诗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侃的手法写来,不但生动具体地突出了画家生活的“酸寒”,同时也更表现了画家置贫困于不顾的乐观而又风趣的精神面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