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题从父竹荪广文公画兰二首

题从父竹荪广文公画兰二首


康有为

九畹荒芜楚客悲(1),况教萧艾满当时(2)。

屈原已往罗含去(3),怀抱芳馨欲与谁(4)?

众香杂进近何如?辟芷辛夷与揭车(5)。

绿叶紫茎空委露(6),秋山花放媚三闾。

本诗选自康有为《南海先生诗集》卷一。

康有为(1858—1927),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家为广东望族,世代为儒,故其早年志于圣贤之学。又接触了新知识,对西学兴趣颇浓,广读西书。光绪十四年(1888)始接触政治,并收授门徒,著书立说,以广影响。后又开创了著名的万木草堂。二十一年春,康与梁启超同进京赴考,时值《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发动各地举子上书集议,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后受光绪帝器重,推行戊戌新法。维新失败后流亡国外,坚持立宪保皇立场,晚年更趋于保守。经学、文学、书法成就亦较为突出,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经学著作和《广艺舟双楫》、《南海先生诗集》。

康竹荪,名达节,康有为叔父。曾任训导之职。康有为《述德诗》注称其“善梅竹,而棋尤精。诗学太白,超脱自在。”这两首题画诗,互相补充阐发,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作者由画及人,想到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全诗就大量借用《楚辞》中的典故,借他人之辞,释内心之块垒。屈原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最终逃脱不了刈割、荒芜的厄远,这令他深为悲痛,何况当时更是萧艾蔽道,小人横行。连屈原、罗含这般仁义道德之士都难以全身,已尘逝而去,知己早已遇难,那么,如今怀抱芳馨香草者又能与谁相处呢?

第二首题作,紧承前问,再次道破其中的原委,对第一首诗中的“萧艾满当时”作出更为深入的揭示。君不见,屈子《离骚》之辞乎?“众香”“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椒之类”,只求进身朝廷,取得禄位,急急乎追名逐利,又怎能敬爱亲近贤人,并任用之呢?那么,绿叶紫茎的秋兰,也就只落得被人委弃深山,空自吸风浴露,只有三闾大夫才是它真正的知己,因为它和诗人高洁的品格是相通的。可以说,这两首题画诗,是作者心曲的外现,它所表现的是屈原式的孤愤。因为康有为所处的时代,就如一座荒芜的庭园,恶草遍地,小人横行,贤士受压,因而诗人感到无比的哀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