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


严炎

雪,残残点点地堆在树下、路旁,不管堆大堆小,都出现了麻孔状。远处,传来了小溪的潺潺流水声。

新的生命的梦,在温暖、近于直射的阳光下,开始慢慢酝酿。

一支绿色的箭,带着冲破顽石、顶垮泥块的呼啸,迎着还有阵阵寒气,但又叫一切苏醒的第一线曙光,冲到地面,一下就刺杀了蛮横的冬天。

北国的严冬,天寒地冻,白皑皑的雪原覆盖大地,形成清冷的气息,固然另有一番景象,但是,对暖春的向往,仍是万物共同的希望。

在作者这首短篇里,我们听到他用简洁的文句,进行生命诞生的呐喊,他的行动,他的力量,就像诗句“一支绿色的箭”,在短暂时间内“刺毁了蛮横的冬天”。

“去岁的雪今安在?”是法国诗人维邕(1431—1462)的名句,他在《昔日佳人歌》诗中,一方面搬出历史名媛、后妃,另一方面再三引录这行诗句,强调韶光易逝、容颜易变、人事难存。美国诗人佛洛斯特(1874—1963)有首八行小诗《一片残雪》

  墙角有那么一片残雪,

  起初我竟把它看成

  一张给我吹走的报纸

  雨点叫它在这儿安身。

  残雪上污迹斑斑,

   好象布满了蝇头小字——

  当天的新闻,即使我当时读过

   现在也早已忘记。

(方平译)

佛洛斯特想表达的是他捕捉诗材的细心,是一种客观的笔调;另,莫渝的一首《残雪》

  已经四月了,

  故意拒绝春天的树梢

  犹不肯披上绿衣

  在心灵的北方

  在长满青苔的瓦隙

  去冬的残雪

  依旧为太阳忽略

莫渝的笔调,正好同佛洛斯特相反,他完全描绘一处心灵的隐密,不为人知,就像不融的残雪。

同题的几枝诗笔中,严炎的作品最具豪气有力,短短篇幅内容纳着生命的憧憬与季节的气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