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流放途中的李白,在白帝城(夔州)遇赦,随即乘船东下江陵。不久前溯江上三峡,“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心情与舟船一样滞重;此时欢畅轻快,情见乎辞。

首句初登舟,回望山峻城高,曙色熹微,彩云缭绕,不必是神话中的巫山那一段朝云;着一彩字,笼罩全诗,迁客心中的愁云为之一扫。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三峡,唯高处得沐朝暾,乘兴乘舟,仿佛自彩云间乘风而下,一篙千里,了无墨碍。

次句紧接着极写舟行如飞,回忆来时舟楫迟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今还江陵,预拟千里水程一日可达。后来杜甫久居蜀中,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悬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心情近似。

三、四两句,听猿啼,度万山,有声有色,不复是来时“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了。哀猿不哀,水疾船轻,而诗人飘然若凌空而行,眼见即到江陵,“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胸中块垒全消,如万重山之已过。

全诗以入云的白帝、遥望的江陵和两岸千里万重山构成空间的寥廓感,又以一递一声猿鸣不断的空镜头和朝发夕至从容飞度的特写镜头构成时间的瞬息感,互为作用,无非为了突出诗人重获自由的喜悦。那飞动的气韵不就来自自由的心的律动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