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山


【原文】: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原文作者】:张固

【鉴赏】:

这首诗的写法独特。作者以山拟人,写山就是写人,山与人合一来写。写山,概括了山的特异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诗的托意,它透露了作者的心态,呼之欲出。

首句描绘独秀山孤高无比,以众山作为其高大的陪衬,其势已自不凡。清吕璜《登独秀峰展重阳》诗云:“出自众中推独秀”,与此句意同。南朝宋颜延之做始安太守时,曾于独秀山麓辟读书室,爱其平地特起,孤峰独秀,有吟此山的名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独秀山之名自此始。清人祁说:“远近诸山,环拱于烟云杳霭间。盖城中登眺,以揽数十里之奇胜,莫如此峰。”所以说首句“孤峰不与众山俦”是登临实感,非虚美夸张之词。

次句“直入青云势未休”,是作者表露心态之笔。表面写山,它将无生命之石山,写成活脱脱地生生不息的有生之物。它直插青云,与天争高,没有停止的时候,兀然有一股英气扑面而来。然而骨子里流露出作者青云得意。竞竞向上之志,跃然纸上。

第三句写这山要与天地作桥梁,将上界的天(乾)与下界的地(坤)凝结为一体。立意尤佳。“会得”一词,是作者自诩之词,显然道出自家胸怀:作者身为桂管观察使,要像此山一样,沟通天和地,也就是要沟通中央政权与地方,使二者亲密无间。不言而喻,要勤于政,爱于民了。这是作者把要作循官能吏的抱负和理想,托物言志,进一步作了揭示。

最后一句刻画了该山顶天立地的形象,并点明此山在南州(桂州)作结。由于有这一“擎天一柱在南州”的诗句,因而独秀山又名“南天一柱”。人们读此句诗,又不免会联想到“不周天柱”、“中流砥柱”这样一些形象,不由不对此山,也就是对呼之欲出的人油然而生敬仰之心,倍觉其雄伟而高大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