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嶼


【原文】:

九斗山之城北,有江枕曰“孤嶼”,谢康乐所朝夕也。嶼去城百楫,东西两山贯耳,海潭注其间。故于山名“孤嶼”,而于水又名“中川”。宋蜀僧清了为龙说法解脱之,土其宫而两山属。于是起江心寺,而孤嶼反在隐隐隆隆之际。今人不言孤嶼,但言“江心寺”。

寺之左,为文丞相祠。丞相曾航海求二王,至寺题诗壁间。八行黑泪,天地无光。今尸其貌,穹窿其语,以为江山重。前有“浩然楼”,拜先生罢,一登眺焉,而江山于是乎大且尊矣。右为卓侍郎祠。侍郎永嘉人,死节“靖难”,月午天空,可伴文先生叹语,故匹之。

方丈中留高宗手书“清辉”二字,懦夫乃有力笔。山故东西塔相峙,而予翔西塔之颠,憩于澄鲜阁。望海山如铁城,层紫堆青,俱以头面卫中国万里。风来点点,从阆瀛中漉过,顷刻饱我衣袂。石帆月窦之间,俱鮹人之所出没,懽呼海大鱼突,起豫且之网,霜跌银跳,俄而益著鲜矣。夫恶知非白龙之肉,海若敕琴高,一犒执事不耶?

寺门榜曰“龙海珠林”。王季中饮予酒,令童子歌其尊人《八声甘州》词,真有“大江东去,浪淘千古”气意。寺门前平白如砥,老松疏樾,图浓染碧,寒落杯中。吹台霞晚,望僧阁俱在竹云里。秃秃鹤放,一舸纵还,稳坐天上。眼花虽乱,绝无金焦片浪之忧。正人来止,文人言集,酒人肠洽。然则水中之山,除讫蓬莱,抑孤嶼也哉!

【原文作者】:王思任

【鉴赏】:

孤嶼,即今浙江温州市之江心嶼,是一座东西阔,南北狭的孤岛,横卧于温州市北面的瓯江中,面积约七万平方米。早在南北朝时代,就以其秀丽景色名扬海内。嶼上古时就有春城烟雨、塔院筠风、瓯江月色、罗浮雪影、海滨朝霞、翠微残照、孟楼湖韵、海眼泉香、沙丁渔火、远捕归航等十景,今为浙南著名旅游胜地。

游记先介绍孤嶼来历,它座落于九斗山城北,离城百楫,原是东西两峰对峙、中贯川流的两个小岛,岛间有深深的龙潭,故山名孤嶼,水名中川。传说系四川和尚清了移山填海,将两个山头联合为一,才成今天的样子。其上建寺,即江心寺,由于景色秀美,香火隆兴,这样,反使孤嶼显得隐隐隆隆,而突出了江心寺,大有喧宾夺主之嫌。

紧接着作者将孤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一一详加描述。江心寺左面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祠。德祐二年(1276),元军兵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城北,文天祥受命赴元营与主帅伯颜谈判被扣,在北解途中,伺机于镇江逃脱,几经艰险从海路逃到温州寻找益、卫二王,曾在孤嶼居住一月。明成化十八年(1482),后人在此立祠纪念。中有明万历九年(1581)立的文天祥《北归宿江心寺》诗碑,当年文天祥曾于江心寺壁间题诗:“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兴第二碑。”一首七律,八行墨泪,一腔热血飞洒,感天地,泣鬼神,浪涛奔涌,日月无光。遗迹长留人间,正气浩然冲天。爱国精神曾激励了后世多少志士仁人。祠前建有浩然楼,为明万历八年(1580)巡道吴自新所建,楼名取文天祥《正气歌》“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之意,以纪念这位千古英雄。作者至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临楼而顶礼膜拜,以寄托敬仰之情怀。登楼眺望,身居浩然楼中更觉天地江山之无比高大,令人仰止。文天祥祠右边为卓侍郎祠。卓敬因建文帝时,上书建议将燕王朱棣迁至南昌,以削其势力,朱棣做皇帝后,将其诛杀并灭其三族,直至福王(1644)时,始谥为“忠贞”。文、卓二祠相邻,忠魂常年相伴,高风亮节,实为相当。

作者在写了二位忠烈之士的古迹后,转笔评江心寺方丈室内宋高宗御笔“清辉”二字。相传宋高宗赵构曾临幸孤嶼,御书“清辉浴光”四字,“浴光”二墨迹已佚,唯留“清辉”二字。作者“懦夫乃有力笔”一句,真可谓酸甜苦辣均隐其间。“力笔”赞其笔力之苍劲,“懦夫”实是对这位南逃皇帝的真实写照。作者虽明赞“力笔”,实是对其为人不屑一顾也。将赵构之墨迹置于江心寺方丈,实在是对文丞相祠之亵渎,作者不禁一叹。

写完人文景观,笔锋转至自然景观,赞美此处海天奇观。作者登澄鲜阁纵目四眺,远处黑黝黝的海山如铁城排列,浪涛飞卷,在阳光映照下,时而紫气层层飞舞,又似青云朵朵堆积,好似钢铁卫士以自己的身体捍护祖国万里海疆!海风阵阵吹来,顷刻间衣袂飘动,无比舒爽。那礁石帆影、一碧万顷之处,定是鮹人出没的水府仙宫,令人神往!渔夫们轻摇撸,缓拉网,顷刻间白闪闪亮晶晶的大鱼活蹦乱跳,令人艳羡、陶醉,那鲜美的鱼味,也许正是白龙的肥肉吧!

观赏海景,面对“龙海珠林”,饮酒赋诗,吟唱《八声甘州》,真有当年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山寺前土地平旷如砥,老松苍劲挺拔,青翠碧绿,好似浓墨“靛蓝”,使眼前酒杯中增添无穷寒意。晚霞散绮,回望寺院就象在竹云深处。驾起小舟归航,只见水天一色,犹稳坐长空。纵一叶,凌万顷,眼前虽景象纷繁,但心地坦然,绝无片浪撞击之忧!于是作者由记游转而抒情,由抒情而引发议论:“正人来止,文人来集,酒人肠洽,然则水中之山,除讫蓬莱,抑孤嶼也哉!”孤嶼胜地,如文天祥这样的君子来此栖止,留下气壮山河的事迹,而文人墨客来此雅集,留下无数精美的诗书画图;贪杯者也来此畅饮,美景佐酒,其乐无穷。来者虽别,却各有所得,水中之山,看来除却蓬莱,就该算孤嶼了!这最后一笔,以十分诙谐幽默的语调赞美孤嶼,并以蓬莱作比,其奇妙也就不言而喻了。

本文先说明孤嶼座落方位及其变迁情由,从而引出江心寺,然后以江心寺为中心,详细描叙孤嶼的人文景观,重点介绍文天祥祠与浩然楼。赞颂民族英雄之崇高气节凝聚笔端,贬斥南宋统治者苟且投降的卑怯行为隐含其中。王思任处于晚明覆灭之际,乱世思英雄,更加深切地感到文天祥的可敬可颂。不久,清兵南下,王思任绝食而死,其崇高气节同样值得歌颂。从本文对文天祥的推崇,对照其此后的行动,更可见作者潜踪于文中的真实思想感情。行文还由近及远,由人文景观推及自然景观,作者骋目抒怀,海天奇观,揽胜孤嶼,类非人境。最后由景生议,以东海之蓬莱仙山作对比,产生一种旷世难得、奇妙莫测的神韵,兀是令人神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