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计较。韩愈《和侯协律咏笋》:“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②比较。元稹《哭子十首》之五:“鞭扑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③差;差少。杜甫《狂歌行赠四兄》:“与兄行年校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白居易《酬元郎中书怀见赠》:“青衫脱早差三日,白发迟生校九年。”④减少。韩偓《晚年》:“春江一夜无波浪,校得行人分外愁。”⑤病愈。张籍《闲游》:“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皮日休《初冬偶作》:“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⑥甚;很。张籍《送杨州判官》:“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⑦犹于。表比较。白居易《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又《不准拟二首》之二:“多于贾谊长沙苦,少校潘安白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