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岳王庙


【原文】: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原文作者】:袁枚

【鉴赏】:

作者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进士出身,曾任江宁(今南京)等地知县。中年辞官后定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名随园。论诗主张抒写性情,首倡性灵说,影响颇大。这首诗是作者拜谒岳飞墓所写的七言绝句十五首中的第十首,原题为《渴岳王墓作十五绝句》。岳王即岳飞,他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屡败金兵,战功卓著;因坚持抗敌,反对和议,为秦桧所陷害;其墓在杭州西湖边的栖霞岭下,俗称岳坟,亦称鄂王坟。对这位历代景仰的民族英雄,诗人们写下了无数颂歌,清人袁枚的这首七绝,便是其中以构思新巧、感情深厚而为人传诵的一首。

诗的前联“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这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发议论:再美好的江河山川也得要豪士伟人扶助,人杰则地灵,虎威则山雄。丹青,即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石;后泛指绘画用的颜色,亦称绘画为丹青。此句谓英雄的精神融化入丹青,遂成了永垂不朽的画图。这画图与多娇江山的画图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一宏议,为后联赞扬岳飞、于谦以光辉业绩为西湖添彩,作了很好的铺垫。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于指于谦,明代钱塘人,也是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斗争中,立下不朽功勋的民族英雄,死后葬在西湖边。岳飞官至少保,于谦也封过少保,两人的墓又同在西湖,故称“双少保”。一个是南宋抗敌英雄,一个是明朝爱国忠良,两人相隔近四百年,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都是名垂竹帛的风流人物。西湖畔的青山有幸,埋葬着英雄们的忠骨,英雄们的英名为湖山增光。末句谓因为有双少保长眠于西子湖畔,所以人们才看重西湖。这里的“始觉”,带有夸张的色彩;意思是西湖以前一点也不为人所重,正因为双少保、特别是岳飞的英名,人们才由此而推崇西湖。若改“始觉”为“倍觉”,加倍地觉得,意思也通;但这只是说在原来重视的基础上,现在加倍地重视,这在感情的程度上显然不如“始觉”强烈、深厚!

这首短小的绝句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含蓄蕴藉。诗人将拜谒岳王墓时所激发出来的由衷的仰慕之情,包涵在明白率直的诗句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英雄不尽的赞扬!此外,在写法上作者是江山、伟人并赞,以江山来烘托伟人。在多娇江山、如画西湖的背景上,抒发了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景仰之情。这种感情,不只是作者个人的,也涵盖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因而诗虽短小,却具有感发人心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