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同亥伯兄作


【原文】:

云点巫山洞壑重,参天乱插碧芙蓉。

可怜十二奇峰外,更有零星百万峰。

【原文作者】:张问陶

【鉴赏】:

“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元《水经注》),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四川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官渡口,逶迤绵延80里,因有巫山而得名。两岸重岩迭嶂,雄奇壮观,加上其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古今诗人过此,无不命笔赋诗,抒怀吟叹。此诗是诗人同兄弟亥伯经过此地时见其奇特景观,借景寄情,抒发对人生的慨叹。

诗人以“云点巫山洞壑重”起句,用明快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巫峡的奇异画面:奇峰怪石,高入云霄,峰峦陡峭,沟壑深邃。写白云,不是缭绕在山峦之间,而是巧妙地用了一个“点”字,莽苍的山峰之上,挂着点点白云,更显其山势之险峻高耸,又用一个“重”字,描写沟壑,就如画家用了浓墨重彩,将洞壑轮廓勾勒得更加深沉而凝重,给人展现了一幅清晰明亮的画面。

“参天乱插碧芙蓉”,此句用别开生面的形象比喻,将十二峰比作碧芙蓉--莲(荷)花,描绘了一幅奇幻的景界:蓝色的天际,飘着朵朵洁白的云彩,无数枝含包待放的荷花,婀娜多姿,婷婷玉立,直上云天,这是多么神奇而绚丽、迷离而幻化的景色。句中一个“乱”字用得尤其妙,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那碧芙蓉更显得千姿百态。“乱”字,恰切地表现了大自然造物的随意性;“乱”字,鬼斧神工之意自然流出;“乱”字,表现了勃勃生机。自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出现之后,汗多描写巫峡的文学作品,常喜用神女比喻它的美丽和神秘莫测,本诗却将它比作荷花,可谓别出心裁。其一,芙蓉为一种花,把山比花,即把非生物赋予了生命;其二,芙蓉为荷花别称,既呈碧色,可见尚未开放,未开已是如此美丽,如若有朝一日,芙蓉突然沐春雨而怒放,那该是何等壮观的情景。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诗作却为读者做了一种幻化的暗示,益发显示其美。如此层层设想,可见其独具匠心。

“可怜十二奇峰外,更有零星百万峰。”如果说前两句描写巫山十二峰的美,后两句则笔锋突转,将视野推向十二峰以外更为广阔的天地,“余峰竞秀尚多有,白碧苍岩无数重”。成千上万的神奇险峰此起彼伏,波澜壮阔,何等壮观,真可以说文思异峰突起,峻峭雄奇,气势磅礴。使读者的视野更为高远,心扉豁然开朗。“奇句忽来动魂魄,真如天上落将军”(张问陶《论文八首》)此句真是神来之笔,将诗中意境推向更高境界。作者主张“诗中无我不如删”,此诗借景透视出的自我感觉便是一种对人生的旷达的胸怀。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十二峰险,更有比此更险的峰;十二峰美,更有比此更美的峰。世界如此博大,人生的道路更是宽阔无比,又何必拘泥于眼前的成败利钝、沉浮得失呢?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探索人生的真谛。这两句明显具有激励之意,可谓本诗诗意的内核。

此诗第一句是实写巫山十二峰景色,第二句是用形象比喻虚写一个美丽的幻景,三、四句则是由景而情,借景寓情,层次分明,意味深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